氯化聚乙烯CPE橡胶黏合的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2012-12-08 11:02
在橡胶工业中,橡胶与其他材料复合应用的情况很多,因此,氯化聚乙烯橡胶CPE的黏合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艺。
机械理论类
认为粘附现象是黏合材料间的纯机械啮合或镶嵌作用。由于橡胶和胶黏剂具有流动性和对固体表面的湿润性,很容易渗入被黏合表面微小空隙和凹陷中,氯化聚乙烯CPE橡胶与胶黏剂硫化后,就像销钉一样将两个被黏物连在一起。
吸附理论
认为黏合作用是由黏合界面上的分子接触并产生次价力所引起。当橡胶或胶黏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分子间距离接近到1nm以下时,次价力便开始起作用。
扩散理论
认为橡胶或胶黏剂与被粘物表面能够形成化学键。化学键是分子间的吸引力,它比一般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1-2个数量级。
认为物质的分子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中,由于氯化聚乙烯CPE橡胶或胶黏剂中高分子键具有柔顺性,在黏合过程中,高分子与被黏物表面分子相互产生扩散作用。
静电理论
认为黏合过程中存在着静电力而使橡胶或胶黏剂与被粘物结合。
一般来说,黏合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被粘物质表面处理、涂黏合剂、合拢、固化等。黏合原理为橡胶板胶料中某些配合剂通过扩散,在硫化温度下与骨架材料表面的原子或基团发生化学反应或形成氢键,产生牢固的黏合。橡胶板存放与空气中,表面往往会吸有水分、灰尘或被抹上油污等污染物,因此首先要对橡胶板被粘物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
对金属表面常用喷砂、碱洗、酸洗等方法进行处理污染物,对非金属要用打磨方法进行处理,纤维干燥处理后的表面要保持清洁及干燥状态。然后将准备好的橡胶板的黏合剂在要求条件下均匀涂敷在被粘表面上,黏合剂在被粘表面扩散、流变、渗透,再将被粘材料合拢,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固化。
橡胶板胶黏剂有单组分和双组分之分。单组分的通常是以氯化聚乙烯CPE橡胶板的干胶或胶乳、树脂为主要黏料,配合增黏配合剂、固化剂、氯化聚乙烯促进剂、填料或溶剂等加工成一种黏稠状液态混合物,其制造过程中经常加极性的树脂以提高黏合效果。
两种材料黏合的机械强度取决于被粘材料界面之间的黏附力和被粘材料(包括胶黏剂)的内聚力,前者与被粘材料表面性质和状态有关,后者与自身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凡影响黏附力和内聚力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黏合强度。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大小、是否含有极性基团、其侧键的空间结构、通过补强和硫化提高高分子材料内聚力的方法、被粘表面处理及黏合过程的工艺因素等,都是影响黏附力和内聚力的主要因素,控制好这些因素,在尽力提高黏附力和内聚力的前提下,使这两种力的大小相当,趋于均衡,可获得更佳黏合强度。
本文参考《橡胶制品生产手册》一书。 相关链接